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,尤其是班主任更是相当于学生的另一个“家长”,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极为深远的。
而且班主任的能力与负责程度,直接影响学生的成绩和个性发展,能够拥有一个十分优秀且负责任的班主任,是学生的幸福,也是家长的心愿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但是有些家长对于班主任的选择却有自己的看法,以前都说三大主科老师当班主任是最好的,但现在很多家长却改变了自己的思维,尤其是对英语老师当班主任这件事颇有不满,一番肺腑之言扯下了班主任的“遮羞布”。
“英语老师当班主任可不是好事”,家长的肺腑之言,引发无数共鸣
班主任和普通任课老师不一样,不仅要进行日常的学科教学工作,还需要肩负管理整个班级的重担,所以身上的担子可不轻,这也是很多老师都对班主任岗位避之不及的原因。
一般情况班主任都会在语数外三大主科里面选择,语文老师当班主任的情况比较常见,其次就是英语老师,记得笔者高中时候的班主任就是英语老师。
但是有些家长却对英语老师没什么好印象,甚至说出了“英语老师当班主任可不是好事”这样的话,而她接下来所说的经验之谈更是引发了无数共鸣。
首先来说,班级的成绩是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展现,所以就经常会为了提升成绩而给学生“开小灶”,尤其是高年级更会见缝插针地带领学生学习,考单词、做试卷都是常规套路,有时候还会利用早自习晚自习进行抽查,学生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。
其次,班主任在课程安排上有主动权,有时候为了给学生加课,就会占用学生自习课的时间,有些学生想要在自习课多学习薄弱项,但也都被班主任的计划打乱了,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偏科的情况,一般来说班主任教什么,对应学科班级成绩就会比较好,也是这个原因。
最后,英语老师向来都是教师队伍的“时尚人”,他们的穿着打扮也是比较时髦的,尤其是女老师更是穿衣服都不重样,很多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模仿他们的穿着,给学生带去的审美影响是比较大的,甚至还会造成女生之间的攀比行为。
所以很多家长都不乐意孩子的班主任是英语老师,笔者觉得家长的顾虑有些道理,可还是有些偏颇的,真正的好班主任不是学科决定的,而是在于教师本身的能力与品行,家长可别跑偏了。
班主任教什么学科不重要,教学能力与责任心才是最重要的
小学阶段班主任多数是语文数学老师,上了初高中之后也多是主科老师当班主任,但也会有一些小课老师当班主任的情况,但也不是很常见,而对于部分家长的担忧与看法也是有些道理的。
但是笔者觉得,班主任的选择,重点不在于教授的科目,而在于教师本身的能力以及责任心,如果老师本身教学能力突出,能够带领学生取得好成绩,且比较负责任的话,什么学科都是可以接受的。
但是如果按照家长的想法,选择了小课老师当班主任,却无法承担起班主任的重担,那么对学生来说就是百害而无一利的,所以选择班主任一定要挑选资质而不是学科。
当然对于家长的担忧,老师也要做好自我反省,看看平时工作中是否存在家长所说的这些问题,做到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”,努力成为学生家长眼中的“好班主任”。
想让学生成人成才,家长和老师要统一战线,相互配合才是正确做法
现在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问题尤为重视,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紧张焦虑,尤其是看到那些失德老师的言行,就在莫名的焦虑之下生出不信任的感觉来,总是抱着质疑和否定的态度去看待老师。
其实那些有违师德的老师毕竟是少数,多数教师还是非常负责任的,所以家长理应放下成见,合理看待家校关系,和老师建立良性沟通,一起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。
另外家长也别总是自以为是地指手画脚,给予老师充足的教育空间,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,家长做到监督和配合就可以了,就算家长有不同意见或者是不满情绪,也要和老师进行沟通解决,争取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。
当然让家长适当放手,并不意味着家长就要当“甩手掌柜”,各自履行好自己的职责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行为习惯,这也是家长应尽的职责和义务,只有老师和家长都做到位了,学生才能成人成才。
【笔者有话说】不同学科老师当班主任都是有他们的特点的,但是家长也不能以偏概全,还是应该理性看待班主任的行为和能力,只要老师教学能力和品行过关,家长倒也不必鸡蛋里挑骨头,和老师一起合作才是硬道理,当然遇到教师的不当言行也要及时处理,避免让学生被带歪。
话题:你如何看待英语老师当班主任这件事?欢迎留言分享与讨论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)
关键词: